中新網山西新聞12月15日電 (范麗芳 許文輝) 12月14日,山西白求恩醫院傳來消息,近日,山西白求恩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連續奮戰16小時,為兩個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急診手術,目前,兩位患者已順利渡過圍手術期,返回普通病房,兩條年輕的生命被成功挽救。
山西白求恩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王學寧介紹,主動脈是人體最粗大、最重要的血管,它從心臟發出,將心臟泵出的血液供應全身,為各個器官提供血液與氧供。其管壁是一種類似“三合板”的多層結構,分為內膜、中膜、外膜。健康的主動脈壁,三層膜之間親密無間、天衣無縫。主動脈夾層是因為血液在脈壓差驅動下,經內膜破口涌入內膜與中膜之間,撕出一個可容納血流的新腔隙,形成“夾層”,夾層一旦向外破裂“決堤”,患者將由于大出血而突然死亡,被稱為“人體不定時炸彈”。

12月5日凌晨,伴隨著急促的警笛聲,一輛救護車閃著警示燈把李女士被送入山西白求恩醫院急診科,經急診醫生檢查,初步確診為: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。而且最突出的問題是,患者已經發生心包填塞,血壓很低,意味著夾層外膜已經有血液破出致心包腔,隨時可能猝死,必須立即手術患者才有一線生機。
面對患者家屬急切的救治愿望,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楊靈波、副主任王學寧團隊決定迎難而上,立即手術!主管醫生鄭志發立即聯系相關科室安排手術,醫院麻醉科、手術室、體外循環各位醫護人員迅速到位,輸血科、重癥監護室也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。
術中發現,患者心包腔內已被大量血液充填,主動脈夾層形成,給予實施升主動脈置換+“孫氏手術”,手術中團隊密切配合,利用人工血管置換了患者撕裂的主動脈血管,手術中團隊密切配合……時間一點點過去,手術過程順利。
8個小時后,就在手術即將順利結束的時候,又一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患者送入急診搶救室,患者是一位年僅40歲的男性,突出的問題是,患者夾層影響到下肢,導致下肢缺血,如果不立即手術,除主動脈夾層破裂的風險外,下肢極有可能缺血壞死,而不得不面對截肢的可能性??粗颊呒覍偌鼻卸释难凵?,心外科團隊迅速決定,連臺繼續奮戰。
該院麻醉科、手術室、體外循環、心外科團隊將第一個手術結束病人送至重癥監護室后,立即開始第二臺夾層手術。術中給患者實施了升主動脈置換+“孫氏手術”+股-股動脈轉流,手術過程順利,患者避免了夾層破裂致死的風險,同時保住了缺血嚴重的下肢。
至此,心臟大血管外科團隊已連續奮戰16小時。截至目前,該院今年已完成82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。(完)